6月17日,施工人員正在對北京實驗二小白云路分校操場的塑膠跑道進行拆除。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
6月底,16家省市體育設施建設協會的負責人齊聚湖南長沙,商討“毒跑道事件”造成的全行業危機。
李宏武是這次會議的召集人。他從事塑膠跑道建設工作18年,是湖南省體育設施建設協會會長。
近兩年層出不窮的“毒跑道事件”,令塑膠跑道建設行業千夫所指。作為這一行業的領頭人之一,李宏武很憤怒,又很委屈。
他說,有的企業為了中標,不斷下壓價格,甚至報價比成本還低得多。為了省成本,建設者提高黑顆粒比例,造成施工困難,就會大量使用溶劑。而甲苯、二甲苯溶劑等有毒氣體,正好揮發到一米二左右,所以,小學生最容易受害。
但這并不意味著,所有塑膠跑道都是“毒跑道”。
“我們全行業替‘老鼠屎’背了黑鍋”。李宏武說,協會希望國家恢復行業的準入門檻,以行業自律的形式,盡力把“毒跑道”趕出校園。
最終目的是,讓公眾恢復對行業的信任:“不用塑膠跑道用什么呢,水泥跑道還是煤渣跑道?孩子奔跑時摔倒,得遭多大罪?”
談“行業自救”
希望恢復行業的準入門檻
新京報:6月22日,教育部叫停全國學校在建和擬建的塑膠跑道工程,在確保施工質量萬無一失的基礎上方可繼續施工。
李宏武:這對行業影響很大。各省對教育部的精神理解不一樣,有的省份,合格的工程可以繼續建設;但有的省份全面叫停,何時復工不知道。
塑膠跑道行業一年就指望寒暑假,停工省份的好多企業幾千萬資金壓在工程上,不完工就拿不到錢。一刀切叫停,對認真做事的企業傷害太大了。
新京報:這是召集各省行業協會開會的原因?
李宏武:“毒跑道事件”引起家長的恐慌,作為行業協會,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向民眾解釋清楚:并不是所有塑膠跑道都是“毒跑道”。
開會前,各省協會就把媒體曝光過的所有“毒跑道”摸排了一遍,都是“游擊隊”建設的,我們全行業替“老鼠屎”背了黑鍋。
新京報:開會的這些協會,能代表全行業嗎?
李宏武:參會的有16個。ㄊ、自治區)的協會,只湖南協會下面就有70多家會員企業。16個省份的協會加起來,會員企業上千家。
以前,會員企業占各自省份市場八成以上,這兩年可能不到一半了。
新京報:會議商量出辦法了嗎?
李宏武:一個是向社會講清楚,合格的塑膠跑道沒有毒性,不要恐慌;再就是向國家建議,恢復行業的準入門檻。
2014年,建設部門取消了體育場地施工建設的準入門檻,給出的說明是,“體育場地設施工程不涉及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,可通過行業自律加強管理,允許市場自由選擇!
政府簡政放權是好的,但不能一放了之,讓監管出現真空!巴ㄟ^行業自律加強管理”,行業協會想管、想自律,但是一點權力都沒有。
新京報:具體來講呢?
李宏武:比如,協會去年就推出了塑膠跑道建設質量標準,對省里塑膠跑道建設企業進行規范,還為合格企業頒發了資格證。
但這只是協會的自我約束,只能管會員單位。但協會的標準和資格證不具有政府認可的強制力,在招投標中沒有作用。
談跑道建設
很多中標方報價比成本還低得多
新京報:你什么時候知道有“毒跑道”?
李宏武:兩年前幾乎沒有聽說過。這個問題是在近兩年突然集中出現,“毒跑道”的出現和行業的混亂是同步的。
新京報:為什么會出現“毒跑道”?
李宏武: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監管缺失。在準入門檻取消前,要獲取建設資質非常困難,承建跑道的企業必須有經驗、有實力。
放開以后,什么人都能來建跑道,有經驗有實力的企業競爭不過,跑道的品質當然就無法保證。據我了解,曝光的“毒跑道”幾乎都是2014年以后建設的。
新京報:為什么有經驗有實力的企業會競爭不過?
李宏武:招標的規則是,價低者中標。為了中標,有企業把價格往下拉。但是要出合格產品,成本在那兒。好多中標方的報價比我們的成本還低得多。
中標的企業會轉給報價更便宜的公司,層層轉包,最后甚至就是一些“游擊隊”在施工——他們沒有太多經驗,也不懂這個行業的技術。
新京報:合格和劣質跑道的成本各是多少?
李宏武:合格跑道的成本一般在240元每平米以上,劣質的甚至能降到100元以下。
新京報:為什么會差這么多?
李宏武:首先,建設合格跑道的公司,人力成本攤進去就要50元一平米,畢竟那么多有職稱的工程師,還有人員的社保。
此外,比如黑顆粒等原材料,采購優質的材料價格會高很多,劣質跑道甚至會使用舊鞋底、電線皮之類做的黑顆粒。